工信部:打造锂离子电池全产业链制造能力和优势产能******
中新网1月18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负责人陶青在会上表示,发展绿色能源装备产业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相关部门,发布实施了《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大力发展绿色能源装备产业。
一是加快推广高效节能装备。遴选发布了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技术装备推荐目录,加快推广133项高效电机、变压器、压缩机、风机等节能装备。
二是打造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和锂离子电池全产业链制造能力和优势产能。截至2022年底,我国自主研发的硅异质结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国际领先。我国风电机组产量占全球的三分之二,单机容量不断增大,最新的陆上风电机组已经达到6兆瓦以上。2022年我国风电、光伏新增装机在1.2亿千瓦以上,累计装机已经超过7亿千瓦,带动可再生能源装机超过12亿千瓦。
陶青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双碳”目标,落实电机、变压器能效提升计划,组织制定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技术装备目录,开展“节能服务进企业”系列主题活动,加快发展风、光、水、氢能、储能等领域的绿色能源装备和能源电子产业,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迈上新台阶,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作出积极贡献。(中新财经)
搜索
复制
民政部:落实养老机构老年人分类分级健康服务******
中新网1月11日电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邦华11日表示,落实养老机构老年人分类分级的健康服务,为老年人配备必要的血氧仪和吸氧设备,做到养老机构内的黄色、红色标识重点老年人给予重点关注和老年人重症前期的“早识别”。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1日就重点机构和重点场所疫情防控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会上有记者提问称,在“乙类乙管”阶段,民政部门要采取哪些措施来实现养老机构“保健康、防重症”目标?
“‘保健康、防重症’是‘乙类乙管’阶段整个疫情防控的重心,养老机构也是这样的。”李邦华称,现在全国有4万多个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220多万人,这些老年人多数是高龄、失能和有基础病的老年人,一旦养老机构发生感染就容易形成聚集性感染,而且老年人感染后,重症风险比较高。民政部按照“乙类乙管”阶段“保健康、防重症”的总体部署,结合养老机构的特点,坚持“关口前移”,会同卫生健康和疾控部门,着力预防和减少老年人重症的发生。
一是指导养老机构每天做好至少两次的健康监测和每周两次的核酸或抗原检测,如果养老机构自行联系核酸检测机构有困难,地方联防联控机制要给予协调,做到老年人的疑似新冠病毒感染症状能够“早发现”,以及养老机构阳性人员的“早发现”。
二是落实养老机构老年人分类分级的健康服务,为老年人配备必要的血氧仪和吸氧设备,做到养老机构内的黄色、红色标识重点老年人给予重点关注和老年人重症前期的“早识别”。
三是发挥养老机构内社医疗机构和定点协议的医疗机构的作用,储备相应的药物,通过远程或者上门巡诊诊疗服务,做到感染老年人诊疗的“早干预”。
四是健全养老机构感染者的转运机制和就医绿色通道,提高转诊效率,在医疗资源紧张的时候,养老机构如果提前预定的定点医疗机构床位比较紧张时,要求民政部门和卫生健康部门要加强协作,统筹辖区内的其他医疗资源,优先为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安排接诊和病床,做到“早转诊”。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